云不凡科普| “支原体肺炎”高发期,警惕这4个症状!家里有娃请注意→
资讯中心 > 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3/11/3
最近这段时间,“支原体肺炎”被频繁提及,特别是有小孩的朋友,班级群里每天都有小孩生病请假的消息。
本来以为只是普通感冒,现在真分不清是又“阳”了,还是支原体肺炎?
支原体肺炎每年都会出现地域周期性流行,秋冬交替期气候干燥、昼夜温差大,发病率尤其高。儿童相对来说抵抗力更弱,生活、学习环境也更复杂,交叉感染的风险比较高,该如何应对流行期呢?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存的微生物,没有细胞壁,就好像是未穿“外套”的细菌,而肺炎支原体就是其中的一种。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,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。每年的8月~12月都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,11月左右达到高峰,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,其中5~12岁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感染出现低龄化的现象,3岁以下儿童也有发病。过去3年长期佩戴口罩来预防呼吸道疾病,人体对于病原体的“预存免疫力”减弱,导致“放松警惕”后肺炎支原体等各类感染陡然增多。同时,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,肺炎支原体出现耐药性,国外学者已分离出耐药株,也进一步加重了病情的迁延。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存在1~3周的潜伏期,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发热(中高热为主)、咳嗽(最初为干咳,慢慢进展成咳痰),咳嗽一般比较剧烈且退热后仍可能持续1~2周。若治疗不及时,约10%~40%的病例会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下呼吸道,发展成肺炎。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与普通流感差异性较小,容易出现误诊、漏诊。大多数患者血常规检查的白细胞数值正常,病毒检测也没有异常,而肺部CT影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、实变影,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特征。研究发现,若婴儿期首次感染肺炎支原体,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极低,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。
支原体肺炎每3~7年出现地域周期性流行,流行年的发病率可达非流行年的数倍,流行期长达2~4个月。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是高风险人群,反复发作可能导致重症肺炎、败血症,需引起重视。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较强,主要通过飞沫、直接接触进入呼吸道,再经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组织,由于潜伏期较长(1~3周),感染源一般较难判断。肺炎支原体感染者、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潜伏期和症状缓解期均有传染性,咳嗽、喷嚏、鼻涕中会携带病原体,75%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可将其杀灭。目前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,做好个人卫生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。前面提到了,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,因而以细胞壁作为靶点的青霉素、头孢等抗生素对其无效。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,临床上主要使用罗红霉素、阿奇霉素、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,控制病情并改善症状。轻症患者口服药物后一般10~14天可以痊愈;中、重度患者早期需静脉输液,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用药,采用序贯疗法。对于已出现肺炎症状的患者,痊愈时间可能在2~4周,根据病情和不同个体的差异而定。红霉素是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抗生素,拥有很好的抗菌作用,但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大,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,临床治疗中正逐渐被其它抗生素取代。阿奇霉素是在红霉素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修饰得到的广谱抗生素,抗菌活性更强且副作用有所减弱,临床效果显著。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达68小时,停药后血药浓度可以维持5~7天,能够持续抑制支原体,是目前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。阿奇霉素等药物作为处方药,需确认有无过敏史,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由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型较多,切勿自行判断发病类型及病情自行服药,更不要轻信“网络攻略”,出现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。
文章来源:微医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