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,这个看似遥远的名词,实际上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。据统计,全球范围内痛风患病人数已超过 1.5 亿,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。
就在我们身边,也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患上了痛风。那么,痛风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?它的危害又在哪里? 今天,黄闰月医生将带大家从中医的角度,通过分析舌象来探讨痛风的风险。 痛风的发病机制 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。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时产生的一种废物,正常情况下,尿酸通过肾脏排出体外。 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时,血尿酸水平升高,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、肾脏等部位,引发痛风。 舌象与痛风的关系 痛风属于中医学“痹症”“历节病”等范畴,痛风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受损,机体代谢、防御功能低下,正气虚弱的状态密切相关。 舌诊是中医理论指导下诊察疾病的一种特有方法,是中医诊断学“见微知著”的具体体现,也是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。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,“有诸形于内,必形于外”,舌体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接,内部脏腑病变可由舌象上的变化得知。 通过观察舌象变化,可以了解脏腑功能的盛衰、气血的盈亏等信息。对于痛风患者来说,舌象的改变往往预示着病情的变化。 1)舌色暗红 暗红色舌象通常表示体内有“热邪”,热邪可以导致血液循环加速,血液黏稠度增加,从而影响尿酸盐的正常代谢和排泄。 而痛风的发生与体内尿酸盐沉积有关,尿酸盐属于中医的“湿邪”范畴,湿邪和热邪两者交互又可加重病情。 2)舌苔黄腻 黄腻苔通常表示体内有湿热,而痛风的发生与湿热关系密切。湿热环境下,尿酸盐更容易沉积在关节处,引发痛风。 因此,舌苔黄腻可能是痛风的一个警示信号。 3)舌边有齿痕 齿痕舌表示脾胃功能较弱,而脾胃功能弱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。 因此,舌边有齿痕可能提示痛风风险增加。 4)舌下静脉瘀紫 瘀紫舌表示血液循环不畅,而血液循环不畅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。 因此,舌下静脉瘀紫可能是痛风的一个征兆。 如何通过舌象预防痛风? 1)观察舌象变化 定期观察自己的舌象,如发现上述异常变化,应及时就医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痛风风险。 2)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海鲜、啤酒等。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,保持饮食均衡。 3)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游泳、瑜伽等,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尿酸水平。 4)控制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痛风的风险,因此要注意饮食控制,保持健康的体重。 5)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久坐、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,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。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通过观察舌象,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痛风的风险。然而,仅凭舌象判断并不能完全确诊痛风,还需结合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。 因此,一旦发现舌象异常或出现痛风症状,应及时就医诊治,以免延误病情。同时,通过调整饮食、锻炼等生活方式,积极预防痛风的发生。 文章来源:微医